胰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程度高的消化系统肿瘤,其起病凶险,侵袭性强,病程短、进展快、死亡率高,由于高的死亡率和逐年增长的发病率,胰腺癌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健康问题,同时也对影像学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用于诊断胰腺癌的影像技术很多,包括B超、CT、MRI、PETCT、超声内镜等,那作为筛查肿瘤的PETCT能检查胰腺癌吗?
PETCT结合两者的优势,通过将正电子核素示踪剂注射到人体内,在特殊的体外探测仪下,形成的立体影像显示人体各器官,各种病灶一目了然,可帮助医生发现2厘米以下(小到3毫米)的早期癌症细胞,实现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临床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的PETCT示踪剂是18F-FDG,是葡萄糖的类似物可以用于反应病灶的葡萄糖代谢高低。

在胰腺癌的诊断中,PETCT诊断的准确性更加依赖于病灶的糖代谢情况,较单纯的形态学诊断更具有优势,很多研究均表明PETCT诊断胰腺癌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PETCT还可以发现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涎腺、颌下淋巴结、前列腺等更多的胰腺外改变,从而有助于胰腺癌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鉴别。
PETCT还可以作为胰腺癌临床分期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早期发现肿瘤远处转移,较区域检查的CT和MRI更具有优势,还可以帮助发现多发转移患者寻找隐匿部位的原发灶。胰腺癌的预后判断,PETCT可通过标准摄取值、代谢肿瘤体积,和病灶糖酵解总量是治疗前预测胰腺癌患者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有效指标。PETCT可以在肿瘤大小出现明显变化之前发现代谢的改变,从而更早地判断胰腺癌的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的疗效。
总的来说,PETCT在胰腺癌的诊断及临床决策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但仍然存在肿瘤与肿块型胰腺炎鉴别困难、早期发现癌灶能力不高、对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性不高等方面的不足,有望进一步提高PETCT诊断胰腺癌中应用范围。